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接力跑”探寻南北共建新支点

时间: 2025-07-18 02:03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近期,第六批昆山沭阳工作组即将圆满完成使命,踏上归途。

历经三载,呕心沥血;千余日夜,累累硕果。6月20日召开的宿迁市委全会,通报了昆沭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选2024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从挂钩协作到共建共赢,两地合作步步深入。2022年7月,第六批昆山沭阳工作组进驻后,以“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为指引,聚焦共建园区与结对帮扶核心任务,推动昆沭共建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建”根本转变,交出共荣共享的接力棒。

南北共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02年昆山与沭阳开启协作以来,一批批干部人才接力帮扶,在产业带动、智力支援、民生帮扶等领域结出丰硕成果。

南北联动,愈联愈强。这种变单向扶持为双向奔赴的实践,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也书写了跨江合作、南北共建的新篇章,彰显了“昆山力量”的时代价值。

提炼“十字定位”,构建南北融合新格局

国风潮玩、宠物用品、DIY拼装模型……走进位于沭阳经开区的江苏机器时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一块块木材经过切割上色拼装,就变身精巧绝伦、售价超百元的创意玩具,文化创意的植入赋予了木头新的生命。

产业集聚是检验共建园区发展成效的核心标尺,培育优质企业既是“昆山经验”的精髓,也是沭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省内南北产业转移的典型代表,隶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若态科技的机器时代公司,创新实践“苏南研发销售、沭阳生产制造”的跨区域协作模式,诠释了昆沭高新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内涵。

一组数据,见证了机器时代公司在南北产业合作中的重要价值:企业目前总投资30亿元,已建成4个厂区。今年公司决定继续投资1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200万套宠物用品和300万套包装工艺品的自有产能。

“经验借鉴对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智囊和智库的作用。昆沭高新园既然是共建园区,就要做到有效的经验借鉴,所以我们首先给园区提炼出十个字的定位,就是‘经验借鉴+高新产业集聚’。”昆山沭阳工作组组长、沭阳县委常委、昆沭高新技术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朱启松表示,近年来,诸如机器时代公司等苏州转移至沭阳的企业迅猛发展,为园区建设和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提供有益经验。第六批昆山沭阳工作组进驻后,系统梳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发展经验,进行活化运用,同时不贪大求全,重点招引了一批具有高新特质的企业。

提升产业质态,提升发展动能,昆沭高新园因地制宜,加快构建以健康医疗、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以园区企业伟康洁婧为例,作为省内首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企业,通过将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线从苏州转移至沭阳,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税收贡献,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立足两地要素禀赋,昆沭同轴共转、同向发力,昆沭高新园又加大存量企业调研力度,探索延链补链可能性,首创“矩阵招商”模式,整合“战略伙伴纽带+重点目标清单”信息网络与“产业研判+驻点招商+线上拓展”多维手段,扩大招商“朋友圈”,打造“全景式”招商新生态。

今年以来,昆沭高新园抢抓先机,精准发力争“头彩”,在苏州组织召开的2025年度医疗器械产业推介会上,邀请大健康行业专家、医疗器械产业上中下游合作商等近百家企业,推介沭阳及昆沭高新园,为深化南北产业共建按下“加速键”。

一头深耕优质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一头嫁接招商推介获得活水滋养,“沃野良园”建设全面提速、积厚成势。2024年9月,昆沭高新园作为全国唯一的区域合作共建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昆山经开区等顶尖开发区一起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首次聚焦苏北共建园区成果,极大提升了“昆山经验”美誉度,实现南北品牌“互荣同辉”。

创立“昆沭缘”品牌,从资源承接跃升为价值共创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沭阳县依托“中国县域农产品电商百强县之首”的强劲优势,推动农村电商实现从“传统叫卖”1.0到“智慧农业”4.0的跨越升级。乘势电商直播新风口,该县花木电商产业稳居全国前列,成功铸就“全国花谷”特色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

“从原来的苏南结对帮助苏北发展,到相互借鉴交流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是两地共建发展创造新优势的过程。”朱启松介绍,江苏“县域经验”各具特色,昆山同样注重发挥沭阳县域自然禀赋,通过两地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整合,促进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进一步丰富县域现代化实现路径。

为推进昆沭两地网络直播行业相互借鉴和协同发展,在前期多次对接完善方案后,昆山沭阳工作组创新推出“昆沭缘”品牌,以提高村集体收入、社会高水平治理、百姓高品质生活为重点,着力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

昆山蟹农许玉凤的阳澄湖大闸蟹虽品控优良、口碑上佳,却长期受困于销路不畅、价格偏低。在工作组推动的“昆沭缘·e家行”活动中,作为蟹农代表的她邀请沭阳主播驻场带货。主播团队不仅传授直播实操技能,更协助她挖掘产品故事、掌握议价主动权,并创新采用直播竞拍、一蟹一价模式,带动蟹农持续增收,有效填补“共富缝隙”。

依托“昆沭缘”品牌,沭阳实现从资源承接者到价值共创者的跃升。三年间,工作组相继策划沭阳年货、年宵花昆山展销及“供销大集·春颂昆沭”等活动,将农副产品送入昆山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双向奔赴抹平区域落差的同时,又以顶层设计赋能,指明了新的路线图。工作组创新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大讲堂一号工程,三年来累计举办32期,构建“调查研究、学习研讨、实践锻炼、以讲考学”闭环体系,锤炼一支带不走的“有良知的行走的思考者”队伍,在苏北热土造就“苏州新铁军”。

能力提升筑根基,人才支撑促长远。从初期“沉浸式”参与发展的同行者,到如今主动谋划的“创新型”传承人转变,工作组为南北共建工作注入澎湃的组织动能,促进南北基层党群关系互促共进。

今年4月,“昆沭缘·携手同辉”书法联展在沭阳美术馆举办,6个馆室陈列两地书法家100幅作品,展现两地风情与共建成果。今年3月启动的“昆沭缘”文学征文活动汇集一系列诗歌、散文等佳作,生动展示了昆山与沭阳两地合作的新实践、新探索,诠释了南北共建的深刻内涵。

唱响南北“一家亲”,“昆山之路”精神谱写时代新乐章

技术合同登记完成交易额2420万元、“科技副总”协助企业加速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申请新材料与机械等专利10项……去年10月,昆沭南北协作在科技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常州大学与沭阳县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沭阳分中心,在科研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对接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沭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年来,昆沭南北共建犹如一座坚固桥梁,既精准对接资源供给与发展需求,又持续传递协作温度与民生关怀。两地以产业共建、科创协同为起点,逐步将合作版图辐射至医疗帮扶、教育协作、文旅融合、人才共育等民生关键领域。

共建共享优势医疗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昆沭医家”“昆沭益家”“昆沭e家”等项目,系统提升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健康管理及信息化水平。投入1200万元建设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婚前保健特色科室。创新公立医共体结对模式,昆山医师团队已入驻沭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沭阳县中医院开展多轮驻点帮扶。

在教育领域,两地实施覆盖全学段的17个共建项目,开展110余场教育培训与交流活动,惠及教师及管理人员超3000人次。靶向帮扶精准补短板、强弱项、育优势,助力沭阳加速打造“苏北教育强县”步伐。

跨越空间阻隔,岗位直送家门。成立沭阳县沭商(沭才)回归和返乡创业苏州联络站,通过组织苏州大学“校园沭阳日”“产业人才进校园”等人才招聘活动,提供岗位650个,实现两地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余人;建立两地职技院校交流合作共建机制,建成苏州沭阳数字技能联合公共实训基地。

文旅融合别开生面。凭借“戏曲之乡”的共同底蕴,两地精准注入南北共建帮扶资金,以沭阳“美丽经济”花木产业与乡村振兴为叙事核心,创作大型现代淮海戏《桃红柳翠》。该剧本由两地专家共同打磨完成。与此同时,4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投向“苏宿惠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项目,让南北协作的文化暖流真正滋养民生土壤。

传经送宝谋新篇,经验赋能启新程。2024年11月,宿迁市委、市政府给予朱启松记三等功。在第六批昆山沭阳工作组圆满完成任务之际,他又受邀作专题讲座,以《发挥经验借鉴优势 全力助推沭阳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梳理三年共建实践,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发展转型、高速增长向精致增长跨越、普遍服务向精准服务升级”三个维度,为沭阳发展建言献策,不仅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昆山经验”,更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

谋事业发展之局、育专业人才之林、献创新破题之策,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正与深化南北共建相互激荡,跃动出新的神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