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日),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2025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上半年,园区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占全市超三分之一;进出口总额3781亿元,占全市近30%。
今年以来,园区统筹抓好“三稳三新三保”,全力抓项目、拼经济、稳增长,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3.9亿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7亿元,增长3.8%;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占全市超三分之一;完成进出口总额3781亿元,增长15.2%,占全市近30%,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53.8%。
项目建设态势良好。新签约亿元以上社会投资项目117个,总投资494亿元,德国布鲁克纳亚太总部基地、罗氏诊断亚太试剂及仪器设备生产和研发基地、博世中国新数据中心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开业。8个省重大项目和6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一区两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新引进科技项目605个,创新型中小企业入库1100家、位居全市第一;上榜中国独角兽企业7家,占全市超30%;新增上市企业4家,占全市50%;新认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占全市20%;新增上市新药6款,占全国同期新增约20%;新增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授权、PCT申请均保持全市第一。
开放创新深入推进。园区30周年三份政策文件加快落实,苏州自贸片区制度创新评价排名首进全国前十(第五批获批自贸区第一名),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落地,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建成投运。
下半年园区将聚焦投资、外贸、消费、创新四大领域精准施策:抓项目、扩投资,推动智能驾驶、医疗医药等百亿级项目落地;稳外贸、引外资,深化“一稳三新”机制,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翻番,瞄准世界500强开展产业链招商;促消费、扩内需,用好“以旧换新”政策,放大“演艺+”“二次元经济”等新业态效应。
同时,推进产创融合,进一步提升发展质效。坚持向“新”而行、向“新”发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做大产业创新集群规模、着力抓好融合创新生态;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保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加力;持续改进作风,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