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昆山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时间: 2025-08-03 01:14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昨天(8月2日),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举行,随着56个总投资151亿元的具身智能产业项目签约,《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昆山具身智能+AI服务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这是一场高标准的成果展示会和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诚意满满的招商合作会和供需对接会。会上,从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到专业一流的载体落地,从真金白银的金融支撑到亲商安商的特色服务,全力构建起具身智能生态创新底座,加速奔向这一未来产业新赛道。

“像当年‘拆笔记本电脑招商’一样,对人工智能各细分领域进行穿透式分析和拆解式招商,努力与广大企业人才共创‘具身智能—昆山制造’的新蓝海。”传递出昆山全面打响“工业AI”新质IP的强烈信号和决心——这里不仅是机器人“手眼通明”的试验场,更是“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孵化器,一场 宝盈娱乐app:智能时代的产业变革正激荡起澎湃浪潮。

技术突破:“变形金刚”有望成真

在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款身高近半米的3D打印机器人引人注目。它集成语音交互、视觉检测等功能,未来将聚焦家庭场景,提供儿童教育、老年人照护等服务。

在它身边不远处,一台金属足球机器人极具科幻感,中科晶上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芯片开发套件与其“大脑”“小脑”及神经网络深度适配,可以在绿茵场上参与足球比赛。

“我们正探索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人的积木化拼装,让机器人像‘变形金刚’一样灵活适应多场景需求。”昆山中科晶上是国内高端通信基带芯片制造企业,总经理马英矫介绍,机器人因传统通信架构常受限于固定形态,而新型无线短距、卫星通信协同,能够帮助开发者提供从单体智能到集群智能的开发方案。“例如,家庭场景下的保姆机器人可快速拆解变形为轮式移动平台,陪伴老人户外出行。”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赛道,其本质是“大脑”(AI算法)与“躯体”(硬件)的协同革命。现场,机器人的电机运转“律动”遍布会场,与人类开展“对话”,进行体能上的“博弈”。这些钢铁之躯的每一次运动,都在重构昆山参与AI竞赛的底层逻辑,也成为昆山人工智能深度渗透产业肌理的最佳“代言”。

目前,暑期档科幻大片《超人》热映,片中与超人同框的“机器人4号”因身手矫健吸引众多影迷目光,其关节模组核心部件正出自昆山花桥科创企业脉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机器人核心动力单元细分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脉塔智能坚持自主研发构建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技术体系,是国内领先的无刷直流伺服执行器供应商。目前,公司已与亚马逊、苹果、波士顿动力、三星等全球科技领军企业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共建伙伴关系。

“昆山配套产业链完整,上下游企业集聚,机器加工制造能力突出,想要什么部件,千灯、陆家等地很快就能做出来。”脉塔智能联合创始人唐雪琛表示,昆山强大的工业基础为企业抢占市场赢得先机,自2023年起,产值实现连年翻番。

人才、技术、资金、企业高度集聚,企业间的交流行为,自然演变成与城市产业的互动。“具身智能既需要‘大脑’‘躯体’,也需要‘能源’。”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力表示,企业的氢燃料电池续航能力强、电力衰减少,此次前来抱着学习的态度,正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创新引擎:“链上成景”协同进化

从忙碌的工业车间,到熙攘的新能源汽车,从灵动跳跃的人形机器人,到穿梭天空的无人机……当天,56个总投资151亿元的具身智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加快布局AI服务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四大新兴赛道,不仅见证昆山具身智能在典型行业的探索路径与创新成果,更是源于十多年间昆山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把握与持续深耕。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大市、工业强市,昆山早在2008年就以超前视野锚定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方向布局,集聚了立讯、库卡、川崎、杰士德精密等一大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了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华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载体,形成了“技术研发—核心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海量工业数据反哺模型迭代,产生要素碰撞的“化学反应”,2021年,昆山又在全国率先建成县域公共智慧底座,每天实时汇聚城市公共数据达150万条、累计超300亿条。今年年初昆山率先在底座上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昆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建设优质数据集超600个,构建完备的“超算—智算—一体机”多元算力供应体系。

政府搭建的场景试验场,让技术商用路径更清晰,释放生态共生的“乘法效应”。今年4月,昆山又发布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不断吸引优质企业、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来昆创新创业,此后每月都有新场景新项目落地。

既是科技战略的精准卡位,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解码昆山具身智能产业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链上成景”的协同进化。

作为与昆山市政府联合推动的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重大合作项目,中科可控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服务器研发与生产基地,去年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为人工智能提供普惠算力支撑。马英矫表示,会上发布的中科晶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者平台,正是依托中科可控的云端算力支持,为开发者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云端算力的端到端开发基地,吸引宝盈娱乐app开发者扎根昆山创新,大幅降低机器人应用创新门槛。

从“大脑”的研发,到“躯体”的制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昆山缠绕、耦合、裂变,有力支撑了具身智能产业的求新求变。同样风生水起的还有低空经济产业,依托昆山花桥低空经济产业园的集聚效应,获评“ 世界杯投注:低空经济领航企业”的航天时代飞鹏作为“链主”企业,已吸引飞鸿动力、世航智能等30余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落户,协同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全链条配套服务,并持续拓展与昆山本地企业的广泛合作。

一边是新技术提速产业迭代,一边是为应用场景缔造巨大空间,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关键需求,会上首次系统发布50项实体产业创新需求,涵盖高端制造、城市服务、低空经济、智慧民生、前沿技术探索等关键场景。这份榜单既是昆山产业转型的“攻坚清单”,更是长三角协同创新的“机遇枢纽”。

现场,一张张“合作名片”不断递出,具身智能产业人才基地、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长三角分中心、长三角(昆山)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随着相关载体平台的揭牌成立,昆山正从技术的接纳者向关键核心要素的输出者转变。

产业突围:战术精度竞逐未来

保持清醒认知、把准行业趋势,会议现场,专家“头脑风暴”为产业提供了前瞻。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会长曲道奎认为,昆山在人才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方面,已具备具身智能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有利条件。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凭借技术驱动与场景落地的双重优势,昆山有望形成国内独有的发展优势。

从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到企业联盟携手攻关,昆山坚持“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数据保障、人才优先”这一理念,启动了全方位布局。为打造全国具身智能新质生产力高地,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将依托长三角深厚的产业基础与蓬勃的创新活力,深化苏沪浙皖协同机制,推动技术共研、场景共享、标准互认,让创新资源在长三角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具身智能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实体化突破,代表着未来产业方向。目前,昆山已初步形成涵盖芯片、大模型、服务器、算力、应用、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等上下游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值规模超300亿元。面对科技的竞速,尤要掌握主动、把握先机。

当天,昆山发布《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围绕AI服务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四大前沿领域,系统开展“十个一批产业行动”,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具身智能产业“引力十足”,昆山正以实际行动,彰显加码布局创新生态的坚定决心。会议现场,昆山明确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八个字助力广大人才在昆追梦圆梦:“真金白银”体现在推出了八大类人才补助政策,特别是加大租房住房补贴力度,分别给予本科、硕士、博士人才每月800元、1000元、1500元的租房补贴和8万元、12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真情实意”体现在政策覆盖了人才实习见习、求职安居、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努力为大家提供无微不至的全周期服务。

搭建好物理空间、强化政策支持后,昆山仍需破解关键命题:如何突破城市能级瓶颈,真正实现从零部件制造到智慧生态共生的质变。在全国具身智能产业竞争白热化之际,昆山既紧抓机遇,也正视差距。

“昆山如何找到最优定位是重中之重。”昆山市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经过30年发展,昆山已培育汽车产业年产值达1500亿元,未来计划向组件头部供应商迈进,这与国内造车新势力供应链下沉管理的新趋势高度契合。

周晨表示,下一步,昆山还计划引进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工智能体、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终端企业新投资项目,带动上下游材料、设计、设备、贸易等环节企业落地,同时鼓励维信诺、友达、立讯等深度切入华为等基础硬件、智能整装等产品供应链,推动人工智能强链、补链环节重大项目落户。

科创浓度撑厚产业家底,场景密度拓宽应用边界,有限资源撬动全链条突破,这种兼具战略高度与战术精度的梯度化布局,生动诠释着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辩证关系。在昆山,一场以智变推动质变的产业升级大戏已然拉开帷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