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电影诞生的123周年,作为第七艺术,作为唯一知道确切诞生时间(1895年)的艺术,我们电影众筹招商热线:150-5513-7374同微何其有幸在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和伟大的电影不期而遇。人们常说文学是万能艺术,电影何尝不是?甚至声光影像的魅力,在某些方面要更强于文学。 电影会不会取代文学?这个问题与“摄影会不会取代绘画”是否有相似性?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比照片更能呈现真实的场景,那么霍克尼为何在研究了摄影那么多年之后会重新回到绘画中去呢?因为他发现了照片的视点极其固定,照片虽然捕捉到了真实,却不符合人观看事物时的视角。没有人会一动不动像个机器一样去看一个事物,没有人的眼睛在看一个事物是对光线和空间的接收像照片那样平均而“正确”。由于他的观看方式并不如相机那样“正确”,他才画出了更让人感同身受的风景。有时候,你看他画的树林,甚至可以感到自己会在里面散步,面对二维画面而带出三维空间的体验。 回到文学上,这种面对“真实”和“正确”的问题,在罗伯-格里耶式的写作中也存在某些可以谈论的地方。这是一条死胡同,由于强调“客观”而到了教条地步引起的死胡同。显然,即使是格里耶的小说也无法完全用影像还原,无法还原的部分包括他表现人物心理犹疑状态时的文字,而当他描写场景和人物的行动时,他文字的那种僵硬感便直接出现。当然,评论家可以发明很多理论来解释格里耶的创作,但无法回避一个致命的问题:当格里耶力求达到客观真实时,他采用的却是用眼睛去模仿照相机的方式,将场景和动作拆分成一格一格的影像,事实上便是对照片进行了复刻,而没有意识到照片存在“狭义真实性”的问题。没有人的眼睛会像镜头那样去看,人所身处的场景也不会是照片所显示出来的那个场景(甚至都没有温度、气味),这样的写作,似乎更加无法接近真实,相反,更加不容易接近真实。因此不管他对文字的控制如何有条不紊,他的文学观念提前地将他带入了一条死胡同,呈现出的是一种照片拼贴式的观看世界的方式,看似客观真实,恰好违背了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贝托鲁奇执导的合拍电影《末代皇帝》同样斩获大奖,该片横扫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九个奖项。电影大师用西方视角重新演绎了一个古老中国的神秘故事。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郑州家乡通看到的……
同城交易请当面进行,以免造成损失。外地交易信息或者超低价商品请慎重,谨防上当受骗。